
AGE VINTAGE GROCERY STORE
THE AGE OF BEAUTY
那些曾經出現在生命中經典時代,簡介其時代背景與特徵
在說明時代特徵之前,必須釐清的一個觀念就是,任何時代風格本身的元素並無特定的規範,或既定特徵形式限制,這些特徵是由較為多數人所認定的外在型態,或是當時的設計者,特別截取出的設計元素,強調產品(設計物)特色,反向促使這些時代成為設計特徵的名詞,因此我們也可從原始的歷史發展中發掘新的太空時代元素。




太空時代 SPACE AGE (1957)
太空時代是一個時間段涵蓋相關太空競賽,太空探索,空間技術的時期,透過這些事件影響了文化的發展。主要由1957年10月4日由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啟,而太空時代的頂峰為美國 NASA阿波羅11號於1969年7月成功登陸月球,我認為1969年後的這個階段,是太空時代特徵逐漸清晰的時代,如類似宇宙太空船儀表板的發光數字界面設計,類比式指針、如太空艙的開關按鍵設計與多色按鍵。外觀造型多採用如太空人圓形頭盔、或使用黑透明玻璃遮罩設計、軸心式旋轉成形的對稱外觀等。有趣的是,由於在1969年前人類未知於外太空的狀況多數是透過想像,因此許多流線時代的光滑造型也會運用於太空設備,然而,我想應該是發現了宇宙中幾乎無摩擦系數,空氣阻力微弱,後期造型也出現方角、梯柱、仿生或節枝的多元型態,也讓太空站的外觀設計逐漸豐富,以上這些特徵大量被截取成為當時非常流行的設計元素。在顏色部分則是白黑配色最經典,但推測受到當時盛行的普普風所影響,有些鮮豔亮麗的顏色也會出現其中,至今仍舊十分搶眼。




流線形streamline(1930)
Streamlining流線型這個構想主 要發展於美國,是當時用於追求空氣力學形式汽車設計的部份成果,後來在30~40年代被轉用到家庭中小型機器的領域,流線形主要特徵是要追求一種無接縫,並可整合可動零件,外觀呈現出一種高效率光滑的造型感受。初期造型亦是為何迎合機能性,如簡化汽車、飛機、火車和船隻的外型空氣力學設計,其造型意象為球莖狀及燭心狀的淚滴形態,後來這樣的設計元素被大量用於人工製品,從火車頭至熨斗,其造型設計也較無顧慮物體本身是否有需要高速移動的特性,其實不難發現流線形設計,後期在美國已形成過於氾濫的造形手法,在後期義大利的流線造型風格將球莖狀美學加以修飾,創造出較為優美,如雕塑品般的的高度美學的產品設計風格,如經典的VESPA,而另一種比較適合人類尺度且較為優雅的現代風格在北歐也逐漸形成。